坚持改革创新  促进书坛繁荣

   刊发时间:2014-07-14   作者:张海

  首先,真诚地感谢江苏省文联的盛情,使我有了与诸位同道沟通的机会。江苏省跨江临海,千里沃原,经济发达,文化繁荣,享有六朝古都钟灵毓秀之美誉。近千年来,江浙一直是我国重要的文化中心之一,艺术大家辈出,特别是明清两代,更是群星灿烂。仅就书法而言,是当今公认的书法大省、书法强省。老一辈金陵四家胡小石、林散之、萧娴、高二适……吴门书家费新我、沙曼翁、祝嘉、瓦翁等等,都是享誉全国乃至声名远播海外的书法大家。改革开放后,江苏书法薪火相传。可以说,在当代中国书坛,江苏是令人向往羡慕的地方。不仅如此,江苏省文联及所属文艺家协会在品牌确立,人才培养,组织建设,服务社会等方面成绩卓越,积累了丰实成功的经验,为不少省份所仿效。坦率地讲,在这里和同志交流,我是忐忑不安的。

  这些年来,真有不少地方希望我去进行一些交流,但因各种原因都婉言谢绝了。但贵省这次约请,我欣然应允,其中的缘由除了这是一次难得的学习机会外,还有一个重要原因,在我看来,这还是一次迟到三十年的感谢机会。为什么这么说呢? 1980年河南书协成立,次年我调入省书协从事书法组织工作。当时河南书法整体水平还处在中下游,如何尽快使河南水平有明显提高,成为摆在我这个书协工作人员而实际主持工作者面前的首要难题,那是一种责任和压力。(当时,书协与美协合署办公,主席谢瑞阶先生八十高龄,还兼美协主席,书协副主席陈天然兼任美协副主席,这样一来,书协驻会仅我一人而已)当时各省书协大都刚刚成立,或晚于河南成立,没有现成的经验可以借鉴,我既是制定办法的考虑者,又是措施的执行者。当时,我首先想到了走出去和请进来。走出去?到哪里去,首先考虑到江苏,到上海,到浙江。请进来,江浙沪的书法大家毫无疑问是首选。当年,河南多次组团登门求教、座谈,也多次请江浙沪大家到河南讲学。他们精深的学问,娴熟高超的技巧,诲人不倦的精神,使河南颇多受益。可以说,河南书法水平的点滴进步,都凝聚了贵省书法大家的心血和汗水。来往之中,我也和他们建立了深厚的感情,在不同场合我都曾多次讲过。大家都知道,我与费新我先生、沙曼翁先生交流多,交情深,交往久。这是省与省书家之间情谊的缩影。去年11月,在人民大会堂,中国书协、江苏省文联、江苏省书协筹办了“纪念费新我先生诞辰110周年座谈会”,出版了纪念文集、作品集。据我所了解,这应当是由国家领导人参加首位在人民大会堂召开诞辰座谈会的书法家。我以与费老往来的大量书信为基本素材写了一篇题为《鸿雁留迹——我与费老的师生情缘》的文章,被多家报刊转载。一般说来,一个省书法水平的提高与一个人的成长是多种原因和机遇促成的,但其中必然有关键环节和关键一步,我自己至今认为,没有当年贵省诸多老书家的关心与支持,河南省书法水平可以断定不会是现在的状况,中国书法事业也不会有今天这样繁荣的局面,我也不会有这个机会与大家交流,因此说这是一个迟到的发自内心的感谢。在这里同时感谢贵省文艺界的前辈、同道、朋友多年来对中国书协、对我个人的关心与支持。

  这次不是专题讲座,也不会就书法理论某个问题与大家展开深入探讨,我多年从事书法组织工作和创作服务工作,因此想就下面三个问题和大家交换一下意见。一是当前中国书坛现状;二是书家和组织者的责任;三是我自己学书的体会。下面先讲第一个问题。

一、当前中国书坛现状

  中国书协自1981年5月成立,迄今已过而立之年。书协在中宣部、中国文联的直接领导和正确指导下,在社会各界的关注支持下,经过全国书法界同道的共同努力,迅速地进入了一个复兴期,书法热持续多年,现在进入到历史上的最好发展期,无论是社会对书法的认知度,参与的广泛性还是书法的美誉度,或者从事书法艺术的种种条件,都是其他时期所不能比拟的。这种局面来之不易,它是基于社会在付出惨痛代价之后的一种共识。今天,随着我们国力的增强,我们对自己的传统文化也越来越自信,在当今世界文化多元化的格局下,有着数千年悠久传统的中国文化应有自己的一席之地。书法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样应得到它应有的尊重。

我之所以说现在是书法发展最好的时期,主要基于以下几点:

  1、宽松和谐的社会大环境,为书法人才的脱颖而出和书家成长提供了前所未有的广阔舞台。天高任鸟飞,海阔凭鱼跃。没有任何瓶颈制约优秀人才和书家才情的展示,人人都能通过多种渠道去实现自己的梦想,并最终得到社会认可。

  2、“展览、学术、培训”三位一体的工作格局已经形成,展览形式多样,评选竞争机制日趋完善科学。目前,中国书协设置有18个委员会,分别是楷书、行书、草书、隶书、篆书、篆刻、学术、刻字、教育、新闻工作、维权鉴定工作、书法产业发展工作、国际交流工作、硬笔工作、老年工作、妇女工作、青少年工作等。中国书协形成以三大展(全国书法篆刻展、青年展和新人新作展)为骨干,“兰亭奖”与“三名工程”展为品牌的形式多样的展览体系。其评选透明、公平、公正、公开。

  3、书协多项工作有了新突破,人才培养与激励机制逐渐建立。中国书协培训中心成效显著,考级中心普遍成立,西部书界新秀书法研修班、国学修养与书法•全国青年书法创作骨干高研班轮回开办,中国书法年度佳作评审活动、学术课题研究项目申报与资助、书法发展基金会建立等都具有开创性意义。今年4月份,经中央多个部门批准成立了中国书法出版传媒有限责任公司、中国书法出版社、《中国书法》报社,这标志着中国书协文化体制改革掀开了新的一页。

  4、群众性书法活动持续健康发展。通过中国书法进万家、中国书法名城、中国书法城、中国书法之乡等评选活动,有效地调动了社会各方面对书法事业的积极参与。

  5、中国书协的对外交流不断深入,通过中国书法环球行多种形式,让中国书法逐步走向欧洲、美洲、澳洲,更历史性地踏上了非洲的土地。在这些交流活动中,外国民众对于中国书法逐渐认识和了解。

  可以这么说,中国书法目前已经步入可持续发展的正常轨道。

  但是,我们也清醒看到,书法事业的发展和当前社会经济各方面的发展一样,也遇到了不少新的问题、新的挑战,这是改革和发展过程中绕不开的话题,是深层次的问题,不是改革开放初期摸着石头过河可以解决的。刘云山同志在中央党校2014年春季学期第二批进修班开学典礼上强调:要树立问题意识、坚持问题导向;要敢于正视问题、善于发现问题;要坚持用科学的方法分析和研究问题;要敢于触及矛盾、解决问题的责任担当。反观书法,其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发展不平衡。平衡是相对的,不平衡是绝对的,但长期的失衡将会影响整个事业的发展繁荣。目前中国书法表现为地区之间的不平衡,书法队伍(老中青)之间的不平衡,书体之间的失衡,基本队伍与尖子人才的失衡等等。2012年5月,王伟林在《书法导报》上发表了《考察近十年(2001-2012)来中国书坛格局的变化》,文中指出:“启动于2001年、揭晓于2002年的首届‘中国书法兰亭奖’是经中宣部批准、中国文联和中国书协共同举办的‘中国书法最高奖’,被称为‘新世纪的新起点’,具有里程碑式的意义。因此,对近十年来的书法考察,即以首届‘兰亭奖’为起始。具体而言,河南、江苏实力超群,雄踞前列,形成第一集团;山东、浙江、辽宁、北京、陕西5省市实力在伯仲之间,构成第二集团;而黑龙江、河北、四川、广东等8省可视为第三集团;上海、吉林等9省市为第四集团;香港、内蒙古、新疆、云南、青海、西藏等地则为第五集团。”他的有关书法五大集团的分法是否准确科学,有待商量讨论,但与八十年代初书坛相比,近十多年书坛发生的巨大变化以及一些省份之间的差距有继续加大的趋势,确是可以肯定的。

  2、一些作者,特别是一些老书家和一些成名的中青年书法家对书法的创作热情有所减弱。如何调动这部分书家的积极性,使其为各自追求的目标奋斗终生,这个问题有待我们关注破解。如何建立一种长效激励机制、如何建立科学的评价体系、如何处理理论研究与书法创作之间的关系等等都需要探讨。

  3、以会员为本,始终坚持把会员利益放在第一位的服务意识距离会员期望还有相当的距离。一些机制在运行中还有一些深层次的问题有待解决,制度有待规范,工作中,既有越位,也有缺位,还有错位,会员发展还存在一些问题。

  4、社团登记制度放开以后,被赋予公权的社会团体(包括各级书法组织)从长远来看,将面临多重挑战。各级书协组织的权威性、经费保障、人才推荐选拔、广泛社会参与度等方面会受到挑战。应该采取措施,积极应对,做到心中有数。(当前玲琅满目、鱼目混杂的社团协会组织有中国国家书画院【混淆中国国家画院】、中国书法协会【混淆中国书法家协会】、中国书画艺术家协会【混淆中国书法家协会、中国书画家协会】)。前阵子马航事件,有24位书画家遇难,我们感到很悲痛,也接到江苏等地朋友来电短信表示关切,有的问我,你都认识那些人吗?还有的感慨和纳闷:你怎么不认识?业外一般不了解情况,24书画家中,除个别是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之外,其他的大多属于中国书法(书画)艺术家协会的领导或会员,此时,我才知道有这么个协会和那么多类似的民间协会。

  以上仅仅从宏观提到几个方面的问题,要真正解决的问题绝不止这几个。这些问题的解决:一靠改革,改革就是自己拿刀向自己动手,这是件很痛苦的事,需要自觉,需要勇气,需要自信,也需要智慧;二要靠广大会员高度重视和积极参与,只有把一些深层次的问题逐一解决,我们事业才有可能顺利前进;三要靠多方联动,要靠政府支持和社会广泛关注。

二、书家和书法组织工作者的责任

  在座的各位,大多是一身二任,既是书法事业的组织者和领导者,同时也是艺术家。我们除了做好为书家服务的工作,推动书法事业繁荣发展之外,在艺术上也有自己的追求。我想,作为当今时代的书家和书法组织者,这两方面是相辅相成的,处理得好,可以两利;处理不好,可能两伤。无论是书法组织者或是书法家,我们都肩负着两种基本责任,即社会责任和艺术责任。

  首先,艺术家是社会的一员,艺术家的一举一动不可能脱离社会、脱离时代而单独存在。因此,每个艺术家都应当自觉地融入时代、融入社会。为人民服务就是当今时代和社会对艺术家最根本也是最基本的要求。任何艺术都必须在时代和社会中才能发展出新。胡小石先生曾在《书艺略论》中说:“书家崛起一时代之中,却不能飞出一时代之外。”对于一个艺术家来说,坚持贯彻“二为”方向和“双百”方针,把人民放在心上,用自己的艺术作品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文化需求,创作出人民群众需要的艺术作品。

  在引领书家承担社会责任方面,各级书协组织是可以大有作为的。采取各种切实有效的措施,组织各种对社会有益的活动,尽量扩大会员的参与度,使书家尽可能多承担一些社会责任,同时促进社会对书家、对书法艺术的了解等。要把社会效益和人民的需求放在首位,运用书法这一独特的艺术形式,弘扬传播中华传统美德,用优秀作品感染人、鼓舞人,积极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奉献中升华自我,在奋斗中砥砺自我,在创造中实现自我。

  所谓艺术责任,就是书家要思考问题:我为书法艺术的发展贡献了什么?在当代书法坐标系中,自己处于一个什么样的位置?如何才能无愧于“书家”这个神圣的称号?要无愧于“书家”这个神圣的称号,说到底要靠作品、靠实力。2008年,我在《光明日报》上发表了《时代呼唤中国书法经典大家》一文,提出当代中国书法应该有自己的经典和大家。2010年我又写了一篇《关于呼唤时代经典大家的再思考》,《光明日报》发表时,将题目改为《经典大家怎么出》。这两篇文章,引起了书界广泛议论,后将有关文章以《时代的呼唤——关于书法经典与大家论集》结集出版。

  在这两篇文章中,主要观点为:其一,我们这个时代应该出经典、出大家;其二,提出了经典大家的基本标准;其三,要想成为经典大家应该怎么办。

  对这三个问题,许多理论家、专家学者都发表了意见。简单概括起来,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时代需要艺术经典和大家,对于这一点大家无异议,达成了共识。至于我们这个时代能不能出经典和大家,有的说能,有的持不乐观态度。

  前者认为:其一,这个时代,究竟有多长你不知道,你怎么断言说不能,古人尚云: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领风骚数百年;其二,改革开放三十年,音乐界有上百首歌曲已经被称为经典,难道我们书法界没有一幅经典书法作品和几个书法大家吗?之所以没有公认的经典作品,一是书界代表作意识弱化,二与书协自身及相关部门甚至书法家自己诸多方面的某些障碍有关,如果把一些认识和机制性的问题解决了,肯定会有经典和大家;其三,过去历代都有大家,为何我们这个时代没有?从某种意义上来讲,过去的书法家都是业余的——书法家有多重身份,写字只是其中的一部分,我们现在有这么多专业的和准专业的书家——以书法为谋生手段,为何出不了经典作品和大家呢?何况现在各方面的条件都优越于前人。

  但也有人认为现在出不了经典和大家,一是现在失去了产生经典大家的土壤;二是因为人们往往为功利所左右,社会浮躁,用心不专,多数人不肯沉下心来;三是书法队伍整体素质不高等等制约着经典与大家的产生。

  表面看来,后者有一定的道理,有一些虽然是客观现实,但如果深究却有些牵强。我想既然时代需要、社会需要、人民期望,事业发展需要经典和大家,作为有责任有担当的艺术家应该有这种希望和抱负,努力在人民的历史创造中进行艺术创造,在人民的进步中造就艺术的进步。

  经典作品和大家的产生并非一朝一夕的事,既需自己不懈的长久努力,又需时代、业界的认可。对于自己无法左右的因素且不管他,自己能够做到的就是扎根传统,力戒浮躁,远离尘嚣,耐得住寂寞,摆脱各种俗务的干扰和诱惑,以一种殉道的精神,去追求自己的梦想。

  对于一些有可能影响我们创作积极性的某些似是而非的论点,应多一点深入思考。譬如国学文化素养等问题,肯定地说,没有文化的书法家是不存在的。文化是相当宽泛的概念,历代确实有不少书法家是文学家、鉴藏家、思想家等等。但不能脱离时代用一种近乎个性化的标准去衡量今天的书家。古代一篇好文章,就能中状元,之后委以重任,为官一方。现在可能吗?现在我们掌握的文化和古人完全相同吗?古人讲,一个人有文化、有学问,比喻为学富五车,这句话出自《庄子·天下》篇,原句为:“惠施多方,其书五车。”庄子那个时代的书籍是简册的形式,很重,学富五车也就是几十本书或者百多本书吧,若是按照这个标准,今天的中学生各个都是“学富五车”。显然,现在普通人们掌握的广义的文化知识要比古人多得多。过去书家大多为官员,现在能这样要求吗?这样说并非降低对书家的学识修养的要求。有人说过,什么是书家,书家就是技法+文化;还有的说,书法是一棵树,文化是大树赖以成长的肥沃土壤。这些话虽然直白些,但对于书法与文化之间的关系讲的比较到位。一位书法理论家著文写道:“现在也许是中国书法传统文化向现代文化历史转型的分界点。从国学大师到书法大家,中国传统文化在二十世纪末完成了他的历史使命。从此中国书坛开始步入专业化书法创作的新轨道。中国书法本体开始自行自律,不在承受诸多传统文化的拖累,这是中国民族现代化进程的一种历史必然性,更是中国现代书法文化建设图景的一种现实要求。如今,再去回到传统文化模式上,也许永远不可能了。”这句话也许会有争议,但却值得我们思考。

  其次,关于现在书家能否超越古代书家的问题,更不是一句话能够说清的,这里面既涉及到对比的双方,又涉及到对比的标准,标准又涉及到量化标准和主管评价等等,但有一点可以肯定,昔日书法家得到社会认可的途径相对单一,现在每个人都可以通过多种渠道得到社会认可,这是有目共睹的。

  当然,能否成为经典大家,还涉及到科学评价体系的建立和健康的书法批评。

  针对目前书法批评方面存在的一些问题,我写了一篇题为《坚持正确的书法批评,为繁荣书法艺术鼓与呼》的文章,发表于2011年《人民日报》上,其中提出,优秀的批评家和批评文章,应当具有四性:第一,客观性。应该把批评对象分成若干不同层次和类别,分别施评,这样才能相对准确,不至于太离谱。第二,现实性。书法批评应当立足现实,关注当代。第三,前瞻性。书法批评要关注书家未来的发展。第四,导向性。坚持正确导向,褒美贬丑,抑恶扬善。我们反对那种武断,如一些伪球迷式的批评。假若以上各种条件满足,对书坛出现经典作品和大家我们充满信心。

  作为各级书协的工作人员,还应当比一般的书法家多一些思考,外,还要多承担一份责任。

  一是协会工作要以会员为本,以书家为本,要把尽可能多的书家团结在书协周围,让更多的人参与竞争。竞争的人越多,越能出成绩。如果赛场上只有一个人,他永远是冠军,但水平永远提不高。

  二是帮助会员解决前进中遇到的各类难题。我们工作中确实存在着各种各样的问题,经费、人事、评选、组织各类活动等等,相对而言,做好组织工作是很难的,作为组织者,尤其要深入思考如何调动书法家的创作积极性,使其终生坚持不懈地向艺术高峰攀登。

  要想创作一件经典作品,必须终生孜孜以求,现实是一些成名作者或者获过几次奖小有名气之后,创作热情减退,固步自封,不思进取。以中国书协会员为例,目前会员一万多人,水平参差不齐,入会不是目的,如何使他们在入会之后,仍能像当初希望入会一样全身心投入呢?仅靠说教不行,必须在机制层面,保障会员有一份耕耘就有一份收获,就是要把会员的积极性与名利很好的结合起来。这个问题我曾考虑了很久,也想了一些办法,但最终仍未结果。

  我曾试想,能否对会员实行星级晋级制,入会都为一级,最高级可以定为七级,从一级进到二级,规定条件,符合条件的就进入上一级,依次类推,直至七级。同时,要引入书家润例评价机制,七级会员的书法作品的润格相当于主席团平均价,依次类推,供市场参考。

  这样即使普通会员,也可以通过努力,得到社会认可,同时也避免我们不愿意看到、听到的那类影响书协声誉的事情的发生。

  一个思路的产生到最终落实到实处,期间一定会有不少人反对。有人问:谁是三峡工程贡献最大的人?著名水利工程学家、中科院院士潘家铮说:“是那些反对者。”反对要有反对的理由,如果你提不出反对的理由或者找不到比当前思路更能解决问题的方案,就应该接受你所反对的那个方案。就艺术而言,我始终认为,只要有利于出大家、出经典,不违背艺术发展规律,都可以去探索、去尝试。作为组织者,在考虑这些措施时,必须要:一是激发多数作者创作活力,使参与者受益;二要创造公平竞争的环境;三是必须有严格的法规制度,而且具有可操作性、连续性。相信,大家集思广益,为会员着想,一定会想出大家可以接受的办法来。希望各位把自己的艺术事业融入集体的艺术事业中去,把自己当成集体的一分子,在促进书法事业繁荣发展的同时不断提高自己的艺术水平。无数事实证明,二者不但不矛盾,而且有互相促进的作用。既然两者一身担,就要付出双倍的辛苦,相信因果关系在一般情况下是成立的。

三、我的书法道路

  按照正常六十岁退休的话,我六十岁之前可以分为三等份,上学二十一年,十九年基层工作,二十年在书协工作。因为特殊原因,六十岁之后,偶然机遇,担任中国书协主席,至今未办理退休。如果从1966年进入文化系统算起,至今将近半个多世纪,算是文艺界的老兵了。自己从当初一个喜欢写写画画的草根走到现在,回过头来,看看自己有什么可以供大家借鉴或者参考的话,我觉得有三点:

  1、兴趣是不竭的动力。我从小没什么远大志向和目标,只想把字写好,内心深处似乎也有这种把字写好的自信。在没有任何人催促的情况下,一直坚持,直到偶然的机遇而走上专业的道路。任何一个人的道路是不可能复制的,但这种看似偶然的事件发生从而改变人生的轨迹也不是个案,因此希望诸位对于自己的兴趣一定不要轻言放弃,即令在相当长的时期也可能派不上用场,但仍要坚持。我觉得,一个人有一点兴趣并沉浸其中是一件幸福的事。林散之先生曾经说过:“一个人要有癖好,古人云,不要友无癖者。因有癖,才有真性情,真心得。一个人一生要有一好,如书、画、琴、棋、诗文等。人生多苦难,有点艺术是安慰。”当然,最好是把兴趣转化为自己奋斗的事业,那么就更幸福了。

  2、正确处理职业与事业之间的关系。在文化单位上班,可以算是一种职业,而自己的书法创作可以算作是终生奋斗的事业。正确处理个人业务的进步和组织工作的关系,非常重要。一方面要努力做好本职工作,另一方面也要努力使自己的业务水平有大的提升。

  首先要做好本职工作,我们做组织工作的,要有牺牲精神,尽可能为他人着想,使广大作者受益。要尊重老艺术家,充分发挥中年艺术家中坚作用,敢于勇于提携青年,使其各得其所。

  要做好本职工作,就要努力提高自己的业务水平和辨识能力。这样才有可能把工作做好,二者是辩证的。

  3、要寻找适合自己的艺术道路。登山千条路,共仰一月亮。每一个人视自己具体情况决定自己学习方法,学习道路,并最终得到一些独特的艺术感悟。

  就拿学习哪种书体来说吧,我自己一开始就不单打一,这取决于两个方面原因,其一是个人使然,想把四种书体都学好,二是工作需要。当然,并不是说会多种书体要比会一种书体值得骄傲,也不是说诸体兼擅的书家要比专精一体的书家高明。这要因人而宜。毕竟,书法水平达到的高度才是衡量书家高度的是唯一标准 。

根据自己这些年来的创作实践,在创作方面我有以下几点体会:

  第一,个性风格是一个成功的书家区别于他人的标志,书家的一生应该是追求个性风格的一生。书家一定要在艺术上有自己的追求,这个追求就是博采百家,熔铸自我。至于你的个性风格能不能被业内、社会所认可,那要另当别论。对于一位书家来说,不断追求,不断探索才是艺术生命的全部。

  第二,个性风格的形成不能靠空想,也没有捷径,它是一个不断深入传统,不断积累创新资源,又不断地寻觅和自我修正的过程。这个过程很长,长到可以涵盖一个人的一生。个性风格不是凭空产生的,它必须建立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通过长期地临摹古人,去认识书法艺术的内在规律,同时寻找恰当的突破口。因为你对书法史、对古代书法大家的经典作品了然于心,你才能知道哪些路子是前人走过的,哪些路子前人还没有走过。有些路子可能前人走过,尝试过,但由于当时的条件或其它原因而没有成功,而今天也许具备了成功的条件。有些探索前人或者已经开了先路,但还没有完成,我们可以接着做下去。我在《四体书创作自述》中一篇《创新一径——从烂尾楼谈起》对这个问题较为详细地谈了自己的看法。

  书法史是一个完整的、连续的、动态的过程,任何一位创新的大家都不是割断传统另起炉灶,重新形成新的体系,而是在继承和延续传统的基础上利用当时社会以及个人的特殊条件,把书法史推向一个新高度。所以说今天追求创新的书家,也不要异想天开。黄永玉在《艺术与创新》一文中举了这样一个例子:

  我们家乡有个城市叫怀化,现在是个交通枢纽,大城市了。从家乡来了一帮青年,画油画的、画国画的、画抽象画的,画得很好,在北京开了一个展览会。画是相当好了,不是普通的好。但是到了写展览会前言时呢,却写:我们这一群年轻人要摧毁那个旧的艺术,建立一个什么新的东西,怎么怎么,势不两立。过了几天这一帮人到我家里来了,我说:“你们这帮乡下人嘛,头一次到北京,之前就没有来过嘛,你们为什么要摧毁人家呢?人家同你们又不认识,那个东西你们摧毁它干什么?何况你们又摧不毁。你们画你们的画,画一辈子的画吧!你们还多了个任务,多了个摧毁别人的任务,你们哪里有空呢?哪里有力气?你们自己努力都来不及。比如说你们要摧毁我,我就要抵抗你们了。我要抵抗你们的话很简单,我就告诉你们的地委书记不给你们路费再来了。”

  我是开玩笑,他们也笑了。你要建立一个什么组织“替天行道”,举起大旗干点啥,我说你先把你的画画好吧。我说一个人穷一生之力如果把画画好已经不容易了,你却还要摧毁别人,你哪里有空啊?

  第三,所谓艺术创新,应该从大处着眼,小处着手。创新不一定都是石破天惊的大动作,更多的时候是表现为一种局部的、细节的、精神内涵上的新意,坚持下去,积少成多,就可以有大的变化。比如一个人,尤其是小孩,天天守着他,看不到变化,但过一段不见,就会看出明显变化。我之所以提倡“一厘米”论,也含有这个意思,与黄永玉先生的观点有暗合之处。

  在之前,我曾在一些报刊谈到我学习隶书的过程,其中谈到“良种培育法”,书法风格的探索就像农学家在田里发现特异的单株,或者特别籽大粒饱,或者特别能抗倒伏,就把它采集起来,加以定向培育,然后大面积推广。后来我把自己的心得写成《我的隶书道路》一文,发表在书法报刊上。有些青年朋友来信说:看了你的文章,很受启发,我想把某某书体糅合在一起,你看可以吗?我无法回答。因为有些书体可以糅合,有些则是不能糅合的,一切要看具体情况而定。而且探索是一个试验——失败——再试验的过程,不可能照事先的设计去按图索骥。

  近年来,我的破锋行草书也得到书家和理论界的关注。这种形式最初是偶然的产物。几年前有一次用八尺陈宣写苏辙《黄州快哉亭记》用的是一支普通的长锋羊毫,写时笔已岔尖,在运笔中时聚时散,散锋的效果非常独特,也非常有趣。作品写完,笔也退役了。但这种颓锋写出来的作品却意外受到朋友们的广泛好评。理论界的朋友定其名为“破锋行草书”,认为历来用笔皆用完锋,而有意追求破锋者不失为新的探索。

  不论是良种培育法或者行草破锋,充其量只能是探索。

  以上所谈,仅仅是个人工作和创作中的一点体会,带有片面性和局限性,仅供同志们参考,错谬之处,也请诸位指正。人生苦短,何况已届暮年,在书法艺术人生这个坐标系中上,也只能似淡月疏星,不求光芒耀目,只求把一点微弱的光亮,送给行夜路的人们。

  江苏人文荟萃,文化底蕴深厚,书法名家辈出,真诚希望,也深信江苏文艺界、书法家在省委宣传部、省文联的正确领导下,一定能够再续辉煌,为江苏乃至全国的文艺事业、书法事业做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谢谢大家!

 

 

关于我们     联系方式     法律维权     帮助中心     意见反馈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安苑北里22号   邮箱:zhsfysg@126.com

版权所有 京ICP备14006586号 京公网安备11010502025169号   技术支持:中国文联网络文艺传播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