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就与启示——改革开放30年的书法艺术掠影

   刊发时间:2008-12-15   作者:张海

成就与启示

——改革开放30年的书法艺术掠影

  今年是改革开放30周年。30年来,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突飞猛进,取得了辉煌成就。作为中国文艺事业重要组成部分的书法艺术也进入了一个快速发展时期,并以其丰硕的成果见证了中国改革开放的伟大进程。在全国上下隆重纪念改革开放30周年之际,认真回顾总结我国书法艺术30年来的发展历程、宝贵经验,对于我们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和十七届三中全会精神,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推进中国书法艺术事业,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30年书法艺术发展的历程

  改革开放30年来的我国书法艺术,其发展历程大体可分为三个阶段:即酝酿期、复兴期和繁荣期。

  ——酝酿期,主要指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到1981年中国书法家协会成立之前。这一时期,书法创作处于低谷,书法群体人数很少,还没有官方的全国性的书法组织,书法活动为数不多,直到1980年5月“全国第一届书法篆刻展览”在辽宁沈阳举办,全国性书法展览才正式拉开序幕。1981年5月中国书法家协会的成立,标志着中国书法由酝酿期进入复兴期。

  ——复兴期,主要指中国书法家协会成立的八十年代初到九十年代末。在这大约二十年的时间里,中国当代书法发展极为迅速,从各级书法家协会的建立,到大型书法展览的举办,从书法人才的选拔到书法艺术市场的培育,从书法组织职能的完善到书法事业的可持续发展,各方面工作都取得了很大的成绩,特别是书法热潮深入发展,书法从业人数大幅增加,书风逐渐走向多元,各种书法现象广为出现。

  ——繁荣期,主要指进入新世纪以来到目前这一阶段。中国当代书坛在总结前一阶段经验教训的基础上,用更加理性务实的态度对待书法事业的开展,更加审慎地处理组织活动和书家自身创造之间的关系,更加冷静地思考和处理继承传统和艺术创新、坚持主旋律和提倡多样化之间的关系。这一时期书法发展势头迅猛,竞争日趋激烈,艺术风格更加丰富多样,对传统的挖掘也更加深入广泛。

  总的看,30年的书法艺术走出了一条不平凡的发展之路,呈现出以下几个显著特点:

  第一,书法组织逐步健全。书法作为一门非常特殊的艺术形式,在建国初期曾有过不同的看法,当中国文学艺术界联合会和各个文艺家协会成立的时候,并没有成立“书法家协会”,当时只有一些民间的、地方性的书法组织。30年来,随着中国书协的成立,我国书法确立了以各级书协为核心,团结广大书法家和书法工作者的组织模式,建立了国家、省、市、县、乡以及军队和各大行业、企业等多级书法组织网络。

  第二,书法活动不断丰富。30年来,我国书法活动从民间走向社会,从单一走向多样,从国内走向国外。特别是书法展览活动系列化、多样化,形成了以“全国展”、“中青展”(后更名为青年展)、“新人展”三大展览为主导,各项主题展览和单项展览齐头并进的格局。同时,通过举办西部书法展,对扶持西部书法事业给予政策倾斜;通过举办老年书法展,充分发挥老书家的示范作用,引导书法界关注弱势群体,这些都很好地体现了科学发展观的主题。经过多年努力,逐步探索出了一套既有现代特色又符合传统精神的书法活动模式,形成了一套行之有效的方法,有力推动了书法艺术的交流、书法事业的发展。

  第三,书法创作日趋成熟。书法是中国传统文化独特的表现形式,很好地表现了东方的哲学思维和人文精神,不仅有着广泛的群众基础,而且具有深厚的艺术传统。30年来,广大书家努力探索进取,互相学习借鉴,不断克服浮躁和虚妄,潜心学习传统,注重艺术创新,创作手法技法都得到了很大的丰富和提高,形成了各具特色、多样并存的创作局面。

  第四,书法普及日益广泛。30年来,书法报刊、书籍出版、学校教育、书法社团等都有长足的发展,书法教育和出版宣传体系初步建立,已基本形成稳定的、合理的格局和平衡发展的态势。书法教育的发展有力推动了书法艺术的普及,连续举办的两届全国中小学书法节、开展捐助命名兰亭小学和兰亭中学,使得书法这门古老的艺术得到了发扬光大,开始走入寻常百姓之家,越来越多的人了解书法、认识书法、热爱书法。

  第五,书法发展更具理性。30年来,中国当代书法在探索中前进,在创新中发展,由混沌走向清醒,由盲目走向理性。特别是在总结成功经验和失败教训的基础上,制定了《中国书法发展纲要》,就今后二十年的书法发展提出了宏观的总体构想和工作思路,使当今书法事业在今后相当一个时期有了明确的发展方向和目标,这标志着中国当代书法发展更趋科学、更具理性。

二、30年书法艺术发展的主要成就

  改革开放30年来,在中国共产党的正确领导下,广大书法工作者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二为”方向,贯彻“双百”方针,弘扬主旋律,提倡多样化,以饱满的艺术热情和认真负责精神,积极投入到书法创作之中,为繁荣发展我国当代书法艺术事业做出了积极贡献。当代书法艺术无论是规模还是水平、地位还是影响,都发生了显著变化,取得了显著成绩。

  一是建立了一支规模庞大的书法工作队伍,书法基础更加坚实。一定数量的“书法人口”是书法艺术发展的基础。1980年全国第一届书法篆刻展征稿,投稿者还不足千人。假设投稿者的数量是书法人口的百分之一,全国的书法总人口也不过10万。按当时的全国总人口计算,所占比例大约是万分之一。经过30年的发展,现在这种状况已经有了根本的改变。目前,仅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的数量即有近万人,再加上省级及其以下各级书协会员和书法爱好者,总数将近百万,占全国人口的比例大约达到了千分之一的水平,比起改革开放初期,提高了10倍。同时,我国当代书法队伍已经形成了比较完善的金字塔结构,广大的书法从业者和爱好者构成坚实的塔基,不同层次的书法家、理论家、教育家、书法工作者构成梯度丰富的塔身,一批代表当代书法水平的名家大家则构成金字塔的塔尖,如舒同、赵朴初、沙孟海、启功等,这些德高望重、艺术成就卓著的老一代书法艺术家,为中国当代书法事业的发展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为广大书法工作者树立了学习榜样。

  二是拓展了书法艺术探索领域,书法风格更加多样。改革开放初期,书法刚刚复兴,在经历了近30年的荒废和隔膜之后,书法的传承出现了一定程度的断裂,尤其是技法的传承,体现到作品上主要以临摹为主,技法上比较幼稚,风格上也较为单一。随着时间的推移,书法艺术日趋成熟,风格日趋丰富,个性日趋鲜明。从八十年代风靡一时、以王铎等明末书家为范本、雄强豪放的中原书风,到九十年代以晋唐手札为底本、娟秀流美的手札风,以及以钟王和明清小楷为楷模、法度森严而又意趣盎然的小楷风,再到世纪之交的“二王”书风、新文人书法、学院派、新古典书风、现代派等种种不同风格、不同流派,当代书法探索的领域越来越广,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表现个性、体现当代人的审美诉求也越来越自觉,书法观念也愈来愈趋向多元。同时,各种书法流派相互借鉴、相互融合、共同提高,特别是形成于魏晋、以雅逸洒脱、含蓄蕴藉为主要特征的帖派文人书法和兴起于清末、崇尚稚拙雄强美学趣味的碑派之间壁垒森严的局面发生了根本的变化,由水火不相容的两大阵营走上了互相借鉴、互相取法的道路,使得当代书坛表现得更加和谐、更加宽容、更加开放,书法风格面貌呈现出前所未有的丰富性。

  三是举办了一系列的书法展览交流活动,书法活动成效更加显著。30年来,共举办9届“全国书法篆刻展览”,八届“中青展“,六届新人展,各项主题展览和单项展览约数百次,充分展示了书法艺术创作的重要成果和繁荣发展的良好势头。设立中国当代书法最高奖——“中国书法兰亭奖”,两次共评出获奖作品(创作)60件,全国展评出“全国奖”三百余个,推出了一批优秀作品和人才。坚持“请进来”、“走出去”,积极开展书法对外交流活动,一方面邀请国外名家来我国参会参展;另一方面以“中国书法环球行”品牌为载体,以“国际书法家联合总会”秘书处为依托,多次在国外组织中国书法展,先后与20个国家和地区的书法组织建立了长期稳定的友好交流关系,特别是今年在北京举办的第七届国际书法交流大展和2004、2008年举办的中日女书法家优秀作品展已成为中日文化交流史上重要的一页,充分发挥了书法艺术在国际交往中的特殊作用,扩大了中国书法在国际上的影响。

  四是推出了一批书法艺术研究成果,书法理论研究更加深入。30年来,随着书法组织的建立和完善,书法理论研究受到重视。举办了七届全国书学讨论会以及各种专业论坛研讨会,蓬勃发展的报刊杂志、书籍出版,为书法理论研究提供了广阔的阵地和舞台。近三十年来发表、出版的书法理论研究文章和专著,在数量上超过了过去一千多年书论文章的总和。在研究的范围和方法运用上,除了继承传统的研究方法之外,还吸纳了现代西方的一些研究方法,利用多种学科的理论成果,在更广阔的视野下对古今书法的发展、异同、走向、特质进行更全面的观照,既出现了一批意义非凡的研究成果,也涌现出了一批卓有成就的理论家,初步形成了我国书法的学术研究机制和书法学科的基本框架。

  五是加强了书法艺术教育,书法教育体系更加完善。改革开放以前,由于社会对书法艺术认识的局限,导致书法教育基本上没有纳入教育体系,仅有极少数院校开设书法专业。社会上虽有一些零星的书法教育,但基本上处于自生自灭的状态。这种情况在改革开放以后有了根本的改变。陈云等党和国家领导人专门就书法教育问题做出重要批示,不少高校开展了从本科直到博士后的书法专业教育,培养出的书法人才不仅有实践能力,而且有较高的理论素养和多方面的知识积累,为书法艺术的发展增加了浓厚的学术色彩和丰富的文化内涵。近年来,随着素质教育的实施,很多中小学校也把书法纳入教学体系,让学生从小就得到系统的书法知识教育。这样以来,就初步形成了我国从基础教育到高等教育,包括研究生教育的书法教育体系。同时,书法的社会教育也得到了长足的发展,由各级书协以及书法家个人举办的各种形式的书法培训班、工作室,在培养书法人才尤其是创作型人才方面发挥了积极的作用。

三、30年书法艺术发展的几点启示

  改革开放30年来,我国当代书法艺术事业取得了很大的成绩,积累了宝贵的经验,为推动书法艺术大发展大繁荣提供了重要启示。

  一是要始终坚持正确的艺术方向。这是推动书法艺术大发展大繁荣的必要条件。30年书法艺术事业发展的实践证明,书法艺术事业发展的方向正确,就能促进该事业的繁荣健康发展;书法艺术事业发展的方向不正确或者错误,就会阻碍或者严重危害该事业的繁荣健康发展。始终坚持正确的艺术方向,要求我们要始终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始终坚持“二为”方向和“双百”方针,坚持“三贴近”原则,弘扬主旋律,提倡多样化,把繁荣书法艺术与弘扬时代精神结合起来,与弘扬中华民族优秀文化结合起来,努力创作出更多更好适应人民群众精神文化需求的优秀书法作品。

  二是要继承优秀传统、勇于探索创新。这是推动书法艺术大发展大繁荣的重要途径。几千年的书法历史源远流长,给我们留下了举不胜举的名迹法书和书法大家,我国书坛可谓群星璀璨。这些杰出的书法大师连同他们的经典之作,是繁荣发展我国书法艺术极其宝贵的财富。继承优秀传统、勇于探索创新,要求我们要学习书法优秀传统,博采众长,融会贯通,厚积薄发,推陈出新;要适应时代变化,遵循艺术规律,积极推进书法理论、书法教育、书法美学等方面的创新,为书法艺术的发展注入新的生机和活力;要正确处理继承和创新的关系,固本求新,使书法艺术的发展更加绚丽多彩。

  三是要坚持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这是推动书法艺术大发展大繁荣的根本要求。事实证明,书法艺术只有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才能根基牢固,拥有源头活水,才能保持旺盛的生命力。坚持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要求我们要坚持以人为本,牢固树立群众观点,从群众火热的创造实践中积累生活、获取素材、捕捉灵感,丰富艺术底蕴,开阔艺术视野,不断提升书法境界;要始终与时代同行,与人民同心,坚持向人民学习,向生活学习,面向基层,服务群众,让书法艺术走进千家万户。中国书法进万家行动计划就是通过组织广大书家和书法工作者进社区、进乡村、进企业、进校园、进军营的同时,开展命名中国书法名城、书法名山、书法之乡等活动,使书法艺术和书法事业与社会发展和人民生活联系的更加紧密。

  四是要多出精品、多出人才。这是推动书法艺术大发展大繁荣的重要任务。精品是书法艺术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志,人才是繁荣书法艺术的关键。经过30年来的努力,我国书坛出现了一批为世人所公认的大家力作,但与推动书法艺术大发展大繁荣的要求相比,无论是大家还是力作,其数量还远远不够。多出精品、多出人才,要求我们要沉下身子,静下心来,专心致志,孜孜以求,不断提高自己的业务水平和精神境界,努力攀登人生和艺术高峰。要进一步增进团结,互相支持,互相学习,共同致力于中国当代书法艺术的繁荣发展。

  五是要切实加强协会自身建设。这是推动书法艺术大发展大繁荣的重要保障。30年来,我国的书法组织从无到有、从少到多,在引领书法艺术发展中不断加强自身建设,充分发挥联络、协调、服务职能,为繁荣发展我国书法艺术事业提供了重要保障。切实加强协会自身建设,要求我们要坚持求真务实,切实转变职能,改进工作方式,多办好事实事;要加强调查研究,加强沟通联系,深入探索新形势下履行职能的新途径,探索行业管理职能,制定行业自律规则,为会员和书法工作者提供多方面的服务;要充分发挥人民团体的独特优势,满腔热情地与广大书法工作者交朋友,寓引导于服务之中,寓管理于服务之中,不断增强协会的凝聚力、影响力。

  目前,我国书法艺术已进入了历史上最好的发展时期。书法界要紧密团结在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周围,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和十七届三中全会精神,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紧密围绕“贯彻科学发展,促进书法繁荣,服务社会和谐”的中心目标,推进书法艺术事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我们有理由相信,经过书法界的共同努力,书法艺术必将迎来空前的繁荣发展,我们的时代必将在有着数千年深厚传统的书法史上留下绚丽多彩的篇章。

 

关于我们     联系方式     法律维权     帮助中心     意见反馈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安苑北里22号   邮箱:zhsfysg@126.com

版权所有 京ICP备14006586号 京公网安备11010502025169号   技术支持:中国文联网络文艺传播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