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海的枯笔

   刊发时间:2009-05-21   作者:潘善助

  5月20日,“创造力的实现——张海书法展”在上海美术馆隆重开展,在四十余幅作品中,除了少数作品的墨色比较润泽以外,大多数作品出现了较大篇幅的枯笔,并且在楷书、行草、篆书、隶书四种书体中普遍存在,因此,枯笔就成为张海书法语言的重要元素。

  用笔是书法的三大要素之一,用笔方式的不同直接影响到线条的存在状态,影响到线条的力度、线条的韵味乃至线条的意境。我们所见到的书法的线条往往是在墨色浓和墨色润的外在包装之下,因此,我们在欣赏书法作品时,总是要想方设法地调动自己的想象,运用自己的经验,“复原”书法家挥运之时的情境。这情境指的是毛笔的软硬、长短,指的是书法家所用纸张的性能、大小,更主要的是指毛笔与纸面接触的方式如中侧、方圆、尖钝,提按、换锋、快慢等。枯笔剥去墨色的外衣,它完全将笔锋与纸面的关系外化,将书家的笔法一览无遗地暴露在人们的视线之下,原本在墨色的作用下有可能被遮掩的笔法毛病在枯笔中就不可能被保护。因此,枯笔是一种高难度的用笔方法,写枯笔需要功力,需要胆略,需要理念。张海先生年近古稀,他以高度的时代责任感和使命感提出了“代表作意识”、“呼唤时代经典大家”和“一厘米论”,并以极大的热情进行了书法创作上积极有效的探索,枯笔便是他探索的重点之一。

  综观张海先生的枯笔,我以为大致上可分为四种。一是聚锋枯笔。就是在墨汁将干的情况下写出,这种枯笔往往表现为铺开的笔毛比较密集、比较均匀地作用于纸面,使写出的枯笔丝丝入纸。古代书家如米芾、如杨维桢精于此种表现,均为我们留下了宝贵的书法干墨枯笔遗产。可以说,这也是古代书家和现代书家表现得最多的枯笔。在张海先生的作品中,我们可以看到类似的枯笔表达方法。二是散锋枯笔。我们在王羲之的《兰亭序》中发现“群”字有笔锋开叉的情况存在,但王羲之只是偶尔为之。张海先生的开叉枯笔是否得力于此,我不得而知。但张先生对于开叉散锋枯笔却是一往情深,他用的毛笔大多为长锋笔,而且有些笔又长又细又硬,他的作品的字号大多为大字。所以,在他的笔下,开叉后的笔锋有时分为两支,有时分为三支、四支甚至更多支;有时是均匀分开的两支笔锋写完一个甚至几个完整的字,让人产生如两支毛笔“叠写”的视觉效果。有时是不均匀分开的两支笔锋作用于纸面后呈现一边粗,一边细的线条效果。有时是先开叉后合拢,有时是先合拢后开叉。短点的表达往往是开叉的毛笔一开到底。在多支开叉的枯笔中,有一种开叉法引起了我们的注意,多支散开的笔锋表达着一个完整的笔划,让人产生远观笔划形状清晰,近察笔划形状模糊的欣赏美感。三是湿墨枯笔。在张海先生的作品中,我们发现他用的纸张是纯一色的素白,没有黄、红、蓝、洒金、泥金等纸张的出现,他在作品上所盖的印章也不多,一般是一方起首章,两方姓名章。在当代重视书法形式的大潮中,这样的选择方式,似乎有点出人意料,因为,纸张和印章略显“单调”。但张海先生却有自己的一番理解,他认为素白的纸更能体现笔与纸的关系,更能锻炼和体现书法家的挥毫控笔能力。我想这是在用笔和章法效果上的自我设障,自我造险。设障和造险表明书家的勇气,能否跨越障碍,破除险境需要书家过人的能力。从张海的枯笔中,我们看到细细的笔丝仍然具有很强的“抓纸力”,不会出现一滑而过的浮软之病,足见他的功力。从作品的通篇来看,我们觉得它的形式感仍然非常强,这种感觉源于张海先生的湿墨枯笔。在墨汁很多、很湿的情况下,出现一笔枯,一笔湿,一部分枯,一部分湿,枯枯湿湿,枯湿交融的笔墨效果。我以为这种枯笔比上述的两种枯笔难度更高。四是一笔书枯笔。在这次展览中,有一幅纵长246CM,宽59CM的草书条幅,整幅作品正文包括落款的文字为59个。这幅作品,张海先生只是蘸了一次墨,从第一个字直到最后一个字,一挥而就。连续大枯的字至少出现了四十多字,而且笔道交代清晰,墨色过渡自然。这不得不惊叹张海先生高超的运笔控毫能力。

  我常常用体育的马拉松赛跑来比喻书法界,在书法的马拉松赛跑中,只有天分高、功力深、修养全的书法家才能冲在最前面,张海先生作为中国书法家协会主席已经站在书坛的前列领跑,我们衷心地祝愿他身体健康,书法常青,衷心期盼当代的中国书法艺术能比肩历史,“绍于古人”。

 

 

关于我们     联系方式     法律维权     帮助中心     意见反馈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安苑北里22号   邮箱:zhsfysg@126.com

版权所有 京ICP备14006586号 京公网安备11010502025169号   技术支持:中国文联网络文艺传播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