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创造力的实现——张海书法展”引发的思考

   刊发时间:2009-07-10   作者:戴小京

  2009年四、五月间,“创造力的实现——张海书法展”相继在杭州、上海、南京举办。作为上海展区的协办方,上海市书协根据市文联、市书协领导要求,我们参加了上海展区的全部筹备工作。在此期间,我个人参加了记者见面会和展出期间的媒体采访和由此衍生的全部学术性活动,认真拜读了张海先生的展品和此次汇集成册的四篇论文,并从同张海先生的接触中,从与其家人、学生、朋友的交谈中,对张海先生有了一个更为完整的了解,因而长期以来萦绕脑际的一些问题逐步形成了较为清晰的认识。

  由于很多专家的发言中,作品和创作方面的评述已经很多,并且各有角度见解,所以我想从一个更为开阔,同时却也更为本质的切入点谈一点个人看法。

  首先,我以为张海先生作为当代中国书坛一位著名书法家,中国书协的主要领导人,他在当代书法史上的意义,已经远远超过了他作为任何一个个体的或书法创作或理论研究或组织工作者的意义。在他身上,多方面地显现出了中国书法在这个时代所产生的意义。所以,如果我们将张海先生这二十多年在中国书坛的足迹当作一种文化现象加以综合考察,那么对于当下的中国书法界无论是创作还是研究以及进一步发展,都是有现实意义的。

  1.改革开放三十年是中国书法从复苏到振兴并崛起的大背景,而张海先生对中国书坛第一发展阶段的贡献,恰恰就是顺应了这个历史潮流。在这个宝贵的历史机遇面前,以他为代表的河南书法群体,自觉地将自己的艺术实践与时代抉择相结合,从而使古老的中原大地率先在全国燃起了书法复兴的熊熊烈火。

  我们看到,从上世纪80年代开始,张海先生领导的河南书协从南下北上考察学习开始,相继推出了一系列震动全国的重要举措,如“国际书展”、“墨海弄潮”、“魏碑研讨会”、“中原书法大赛”、“国际临书大展”等。作为目击并参与者,我在当时除感佩于主事者在设计这些活动上的手笔与胆魄之外,并未将之视作一个整体。然而多年之后,尤其当我到书协工作后,我在参与组织一些活动时,这二十多年来河南书协的成功发展经验给予我非常深刻的启迪。而此后张海先生又走上了中国书协主席的岗位,并指挥着一个个规模更为宏大的战役,使我更为清晰地领略了张海先生对中国书法发展的战略构思,并理解了当年河南这些大型活动之间的有机联系。所以,如果把中国书法这二十多年的发展历程分为几个阶段的话,那么当年因举办上述这些活动而崛起的河南书协则较为典型地标志着第一阶段的发展成果。

  2.因为以张海为代表的河南书法家们的努力,致使河南书法获得迅猛发展。前述的一系列活动,最大程度上提升了书法的影响力,极大地激发了书坛人气;目前河南是全国书法人口最多的省份,书法在河南拥有着最崇高的地位;放眼全国,以省书协主席出任省文联主席者,河南仍是至今的唯一。此外,在河南书坛由于张海先生的作用而受其衣被者也非啻一代,目前河南的书法家队伍老中青各个年龄段人才济济,创作、理论、组织教育配备齐全;近二十年的国内重大展赛、研讨活动中,从投稿到入展、入选及获奖者均名列前茅。这种现象,也像中原书风一样,影响到全国。我以为,这些贡献在中国当代书法史上是具有划时代意义的。

  3.作为“创造力的实现——张海书法展”,所集中展示的是张海先生近年来的书法实践方面的自我总结。当然也在很大程度上展示着这位书人几十年来在书法艺术上出碑入帖、上下求索的奋进历程。但我们在注意到他个人的艺术成就的同时,更应该将他放置到这个时代的大背景中去加以考察,那么这个“创造力”就不仅仅是在艺术实践方面的,也不仅仅是他个人的,而是整个中国书法贡献于我们所处的这个时代的。张海先生作为处于这个时代激流中书法界的核心人物,一方面将自己的政治智慧、艺术才情和各种能力素养毫无保留地贡献给了这个时代;同时也接受了这个伟大时代给予他的丰厚馈赠和推动他不断前行的光荣使命。只有这样理解“创造力的实现”才完整,也才具有我们讲的历史意义。

  从张海先生身上我们看到了他善于在艺术实践中不断深化自己艺术思想的发展进程。

  真正的艺术家,肯定是思想者。艺术创作和艺术思想是负载艺术家翱翔艺术天地的两翼,没有丰富而又深邃的思想,是不可能实现飞越的。

  长期以来,张海先生是以书法创作和领导、组织书协工作为侧重点的。但由于他勤于思考、敏于观察,并善于将创作、组织和领导书协工作中产生的体会想法,上升到理论的高度加以归纳,所以从上世纪90年代中期到担任中国书协主席之后,发表了一系列针对当代中国书法发展具有重要影响的理论文章。这些文章从立论到剖析,所涉及的范围之广、视角之新以及开掘之深,都是如我辈者平素埋头书斋,引经据典所难以言及的。

  在这次展览会上,结集推出的四篇文章,就是他在个人艺术实践中结合当代书坛现状和时代特征总结的成果。其中《关于代表作的思考》、《时代呼唤中国书法经典大家》两文,以前虽曾读过,未作深入联系。而这次与另外两篇文章连在一起按序读来,才看出了其间相互关联、层层递进的脉络,这些文章完全可以视作一个完整有机的体系。它既是张海先生根据中国书法每个阶段所提出的建设性思想,也是中国书法在自身发展过程中所必须具备的战略发展规划。如果说,我在文章的第一部分中主要突出了张海先生对中国当代书坛第一个发展阶段的贡献,那么,以《关于代表作的思考》发表的时间为标志,中国书法就应该进入了第二个发展阶段了。因为这一思想的出现,代表着中国书法家的思想深化已经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度。

  在《关于代表作的思考》和《时代呼唤中国书法经典大家》中,张海先生提出了代表作的要求和产生途径,提出了成为书法大家所应该具备的条件和经典的品格,同时具有针对性地指出了当代书坛存在的不足和问题。我以为,“代表作”思想和“经典”或“精品”意识,是根据这些问题和不足而提出的。随着“书法热”的不断升温,中国书法已由复苏、振兴走向全面崛起阶段,如果在改革开放日益走向深入的今天,中国书法界对创作的追求还处在一种自在状态,整个书坛还停留在“大赛多”、“获奖多”而“经典少”、“大家少”的局面,热必会影响到中国书法的深层发展。

  “代表作”和“经典大家”的认识虽然作为一个理论课题提了出来,然而要引起整个书坛的共识,还必须要有一大批有识之士的身体力行。我想,张海先生的这一思想,既代表了时代对书坛的呼唤,也是他与同道的相互砥砺,是自我的鞭策,更多的还表现了一位文化建设者的责任。

  张海先生曾说过:每隔三五年,要出一本作品集。然而在2006年,他在整理近年作品准备付梓时,却感到了犹豫。就是在这样的情况下,他对自己提出了挑战,并写下了《学书三问》。

  我认为这是一个非常值得深思的现象。一个勤于思考而又坚持实践的人的思想是在不断丰富发展着的。对艺术的认识,对艺术标准的判断,包括对自身艺术追求的审视,都会随着思想的丰富发展而产生超越以往的认识。这是艺术家走向成熟的标志。通过这一现象我们可以看到,“代表作”和“经典”思想正是“创造力的实现——张海书法展”的重要理论支柱,而“创造力的实现——张海书法展”则是这些思想的实践产物。

  张海先生身上具有着中国知识份子深厚的人文情怀。

  人文情怀是中国历代优秀的知识份子最本质的特征,是博大精深的中国文化经过无数先贤哲人的陶冶融合凝聚而成的思想品质。她具体表现为:对家国的热爱、对宪政的述求、对人的尊重、对生命的关怀,并以独立的思考和追求真理的勇气表现出对权威话语的质疑,而在日常生活中又时刻体现着对弱势群体的同情。

  在张海先生从河南到中国书协的近三十年时间里,从为人、从艺到文论都始终高唱正气歌、弘扬主旋律,倡导当代书法家对社会的使命感和责任感;并一贯主张以与时俱进的远见卓识,吸收新知识、新思想,视学术文章为天下之公器;不遗余力地奖掖后进,为书协的可持续发展设计;同时反对艺术创作脱离大众,进入迷恋于个体趣味的褊狭视野;强调艺术家的道德操守,提倡书法家自由独立人格与崇高抱负相结合的当代艺术人文情怀,鼓励书法界为弘扬优秀的传统文化而奋斗。

  张海先生在河南省人大、全国人大、全国政协的提案和发言里,始终关注着国家的文化事业和教育事业,站在书法发展的立场和历史的高度,递交了一批切实可行的高质量提案。这些提案中的许多设想,分别在他多次的公开演讲和文论里,在河南到中国书协的工作中,有着充分的发挥和具体的实施。

  艺术天然具有终极关怀和人文取向,在市场力量空前强大的今天,如何保持中国当代艺术家的人文关怀意识,是张海先生长期思考的问题。一方面他力求顺应市场规律,并倡导为净化市场风气而努力。另一方面,他清醒地意识到,市场指向并非始终代表正确。在思想进一步解放的今天,有必要重新强调艺术与社会、与发展的联系,强调艺术家对现实社会、文化、政治的关注和介入;探讨艺术和公众的关系,以及大众对艺术的广泛参与;通过有效的互动,促进艺术市场与现实生活的有机联系,从而使艺术生存方式获得了更为广阔的发展空间。

  基于这样认识,他非常重视书法在发展中的每个环节,他在《努力构建和谐繁荣、创新有为的当代书坛》一文中详细论证了和谐、发展、繁荣等问题,并花费了大量笔墨,满含深情地倾注了对于经济不发达地区及社会弱势群体的关怀与同情。

  几十年来,张海先生先后出资数百万元支援家乡建设、资助灾区和希望工程、帮扶贫病交困的书法家。汶川大地震后,他除多次在各种场合捐钱捐字外,还个人捐建了一所希望学校。在张海先生身边工作过的人以及在“创造力的实现——张海书法展”三个展区的工作人员,都对张海先生的关怀体贴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在中国艺术家的字典里,“德”往往是比“艺”更为清晰的一杆标尺。而在文化日益走向社会的二十一世纪,只有用艺术作品和人格力量同时打动人心的艺术家,才会真正的走进历史。

 

上海市书法家协会 戴小京

2009年7月10日

 

关于我们     联系方式     法律维权     帮助中心     意见反馈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安苑北里22号   邮箱:zhsfysg@126.com

版权所有 京ICP备14006586号 京公网安备11010502025169号   技术支持:中国文联网络文艺传播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