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造力的实现——张海书法展”观感

   刊发时间:2010-06-19   作者:蒋力馀

新元奋起展风流

“创造力的实现——张海书法展”观感

  有天堂明珠之称的杭州西子湖,初夏时节花飞草长,燕语莺啼。由中国文联、中国书协主办、浙江省文联、浙江省书协协办的张海书法展于4月30日在西湖美术馆隆重开幕。一位年近古稀的老艺术家,其独具风神的艺术创作产生了巨大的震撼力:广大书法爱好者的激情仿佛被一把火顿时点燃,于是观者如流,好评如潮,盛况空前。这股旋风还席卷了古都南京,名区淞沪。张海书展的成功举办对全国书法热潮的推动所产生的影响是巨大而深远的。

  展品表达了书家的超越意识和探索精神。此次共展出作品近50幅,多为书家近年的力作。其作品最小为四尺扇面,最大为八尺十三条屏。所有展品均为框式,精致而大方,书写内容为历代名家诗词文章及少量自作诗、题跋。统而观之,张海的楷书朴茂真纯,篆书苍茫率意,隶书雄强高古,行草俊逸空灵。“创造力的实现”是沈鹏先生应邀为张海书法作品集所题之辞,是对张海书法艺术和理论创新方面的高度概括。本次展品书家用新的艺术语言、新的艺术风格表达了新的美学理想。新与美已臻和谐统一。张海以隶书和行草的成就最高。徐而察之,他的隶书以新的意象慑人心魄:结体变形夸张,用笔连绵恣肆,草势意味强化,显示出其豪放博大的气象,张扬了浓郁强烈的生命意识,表达了超然潇洒的自由精神。其巨幅作品如苏轼的《江城子·密州出猎》给人们提供了一个的新艺术视角和审美境界。其行草力作美感特征甚为鲜明:《快哉亭记》酣畅泼辣,《烟艇记》朴茂浑茫,《岳阳楼记》典雅清丽。小草结体简练,典雅隽秀中多蕴奇逸之气。其楷书多游弋于魏碑之中,参以行草之势,自成一格。篆书主要取自小篆,用笔却用大篆笔法为之,充满草意,加之独特的用墨,显得苍涩、老辣、高古。张海的创作可视为南北书风的合金,整体观赏,既有鲲鹏击浪、洪涛怒翻的力感气势,又有野桃含笑、杨柳婀袅的野逸诗情。书展更为可贵的是体现了书家敢于创新的胆识和探索精神。作为中国书坛的领军人物,敢于拿自己的心血结晶不在京城,而在杭州、南京、上海等地巡回展示,这是中国书协成立以来的第一次,充分显示了书坛帅才敢于创新的艺术胆识和求真务实的探索精神。作为一个十三亿人口大国的书协主席,精湛的艺术功力、卓越的组织才能、高洁的人格魄力,拥有这三张门票方可取得领军书坛的资格。20余年来,张海凭着坚韧的毅力和卓越的才华,凭着自强不息的创造精神,全身心地致力于河南书法事业的发展,使中原文化湛发奇光异彩。启功先生诗云:“八方风雨起中州”,张海率领书法家群使河南一跃而成书法大省,而书家本人从一个地方书坛的领头雁终于坐上中国书协主席的交椅。其艰辛的付出,巨大的奉献是可想而知的。入主中国书坛以来,张海带领中国书协一班人,没有停留于忧患、无奈,而是殚精竭虑、力所能及地推动有益书法事业的健康发展。艺术审美本来具有模糊性,没有唯一性,张海并无夸饰之心,此次书展的成功举办,并非单纯创作成果的展示,而最为可贵的表现了书家敢于实践、敢于率先垂范的执著精神。张海诗云:“人书俱老对斜晖,检点平生幸不菲。付与后人评得失,仍将余力探几微。”这是书家心声的真实表达。从张海的精品力作中我们深切地感受到书家对艺术事业的无比热爱,对文化复兴的殷切期待。品赏张海的艺术杰构,我们深深地感受到书家“烈士暮年,壮心不已”的悲慨情怀。

  接轨历史,着眼未来。作为书坛领军人物的艺术展,审美的导向性当然无可置疑。从甲骨文到现代书法,从李斯到当代名家,前贤的成就犹如在我们的面前耸立着座座高山,一种文化的发展繁荣,不可能割断历史而另建高台,只能踩着前人的肩膀不懈攀登。与历史接轨便是强调扎根传统。韩愈论文,指出根深者叶茂,膏沃者光晔,书法也是如此。张海的书艺别开生面,新人耳目,其艺术之根一边伸向传统,一边伸向现代。品读其书作,我们清晰地看到书家的用笔、结体、布局从先贤的艺术创作中汲取了丰富的营养。张海曾提出“一厘米”论的书学观点,以跳高为喻,假设最高记录为2.40米,你能跳2.41米已是不错了,这就是创新。张海的“一厘米”论是继承与创新的形象表达,是高标准而非低标准的,是从传统中来而又努力超越传统的。启功先生说:“创新必须是继承前提下的创新。”张海说:“艺术的精品力作是继承和创新的结果。”张海是真正诸体兼擅的艺术大家,如前所述,最能代表其风格、体现其成就的为隶书和行草书。张海的隶书从《乙瑛》《史晨》《曹全》《礼器》等名碑入手,几夺其神韵,最后专注于《封龙山》。随着研究的深入,他还从真楷、行草中广泛吸收营养,以晋之二王为法,兼收唐之旭素,宋之米黄,明之铎山,融化为自己独具风格的艺术语言。其行草以简帛书为母本,多含大篆线条的圆劲古拙,尤其是那些长帧巨幛,把人带入时而谨严,时而潇洒,时而静谧,时而飞动的艺术意境之中。他的行草在用笔中不断调锋,直至几近无墨出现渴笔、破锋,一笔下去劈为数画,苍劲自然而充满飘逸之气。这种独特的干笔飞白与重笔浓墨的对比给读者以强烈的视觉冲击。张海的创作既深深扎根传统,同时又带浓厚的现代气息。其结体的变形夸张,草隶的独创,中锋的使用虽已出神入化,而书家有意大量使用叉锋、散锋而追求书境的诗意和空灵感,从果断而富有弹性的线条中还仿佛可以窥见现代派书风的某些元素,说明张海的创新既是功力的显示,又是灵心的焕发,既接轨历史,又着眼未来。

  真体内充,趣尚高雅。改革开放以来,书法热潮席卷全国。西方文化和日本前卫派书风对书坛的冲击是颇大的。尤其对于现代派书风,负面的评价虽然不少,但新基因的输入很可能使物种的生命力得到强化。当今中国书坛百花争艳,欣欣向荣,其主流还是回归传统,谨慎创新。张海在不同时期提出过导引潮流的书学观点。比如“代表作的思考”“精品意识”“打造时代经典,推出书法大家”等等,由普及走向提高,力追晋韵唐风,试图将书艺发展推向更高境界。本次书展体现了张海的书学理念,即着意追求典雅高华的艺术境界和唯美色彩。张海展品的思想载体大多为精致瑰美的古典诗文,自作诗也雅致清丽。雅的艺术方可产生长盛不衰的艺术魅力。张海的线条精粹而富有弹性,果断跳达,能匹配、追蹑情感的运动,能强化作品的抒情效果。如《江城子·密州出猎》和《苏辙快亭记》等力作,体现出刚健清新、雄强博大的艺术风格,而以枯笔渴墨形成的空灵感仿佛带有较多的唯美色彩。这说明张海的审美趣向多以崇高为宗,以典雅为宗。张海书艺的正大气象,既是书家浩然正气的湛发,同时也是龙飞九五、昂扬奋进的时代精神的折光。艺术的高雅往往能反映时代的主流精神。康定斯基在《论艺术的精神》一书中指出:“任何艺术作品都是其时代的产儿,同时也是孕育我们情感的母亲。”当然,艺术要表现时代精神,不是简单的概念图解,而作为一种元素在风格中的渗透。唐代诗评家司空图品诗首列“雄浑”,指出“大用外腓,真体内充”,张海的书境逼近雄浑境界,力摒俗气、躁气,而多清气、逸气,这些精品力作无疑是辛勤的汗水浇灌智慧之树而结出的丰硕之果。关于张海的成就,沈鹏先生说, “作品开辟了一个新的格调,用笔如屈铁,如游丝,布局成行不成例,萧散又严谨,空灵又凝重;是在长期探索之后多种条件齐备时出现的‘必然中’‘偶然’,有意中的无意。”(《创造力的实现》)作为书坛领军人物的张海,其书艺已臻至如此之高的境界,而还在不断地充实自我,单纯从“技”的角度看已运斤成风,而从“道”的角度看,他对艺术哲学有较深的领悟,儒家的中庸思想,释家的尚空理论,道家的无为精义,唯物论的辩证观点,在他的艺术创作中得到了很好地体现。他的文学之根扎得甚深,书品多为文质兼美的古典名篇,通过书法意象对艺术载体的情感予以强化。书家不懈地充实,探索,不断地扬弃自我,此种精神堪为广大艺术工作者学习之楷模。荀子说:“无冥冥之志者,无赫赫之功”,杜甫诗云:“文章千古事,得失寸心知”,这都可与书艺创作相通。有社会责任感的艺术家只有不断地真体内充方有可能实现自我超越,张海的艺术实践仿佛给书法大军们在行不言之教,发无声之令。

  表现个性,风格兼融。宗白华说:“艺术境界主于美”,任何艺术创作必须以美为前提。这种美,当然表现美在个性的独特鲜明,美在风格的丰富多彩。近代著名美学家王国维说:“夫绘画之可贵者,非以其所绘之物也,必须有我焉以寄于物之中。……其于书亦然:石田之书,瘦硬如黄山谷;南田之书,委媚如褚登善。而石田之书,又非登善、山谷之书也。彼此各有所谓我者在也。”(艾萧《一代大师·王国维论书法》)张海的书艺体现出鲜明的个性,他以隶书为突破口而整体推进。张海书法体现一种正大气象和阳刚之气,这种美与明清以来的方人士夫所追求的金石气、平常所说的书卷气是不完全相同的。我们常说的书卷气是以儒家的中庸观为内核,表现不激不厉、中正冲和之美,而张海的书艺较多的是以淋漓自然的笔墨为表现,笔下驰聘纵横,生辣雄健,但由于与飞白这一古老技法进行了成功嫁接,因而也不乏帖派的妍美隽秀,端庄杂流丽,刚健含婀娜。平衡对称是一切事物形式结构的美所必须遵循的一个最基本的法则,而张海的艺术创作敢于打破传统思维的定势,于不平衡中求平衡,于不对称中求对称,追求一种新的和谐之美。英国美学家赫伯特·里德说:“中国艺术家试图在他们的作品里表出现宇宙的和谐。”(《艺术的真谛》)。张海的风格实际上是多样的,兼融的。就某一书体而言,由于书家创作时情感和生命意识的整体投入,不同的书品也朗现出不同的风格。他在诗中说:“凝思默想觉依稀,奋笔直书神且奇。身倦心疲三日后,欲摹逋境总难追。”艺术语言的博涉兼融与情感的丰富多变物化为艺术风格,自然呈现多姿多彩的美感特征。张海论书从来没有定于一尊,大千世界的品类丰盈才能形成景色的万千气象,风格流派的丰富多彩方可滋养艺苑的万紫千红。张海说以对浙江书法持仰望的态度在杭州首站展出,这不仅仅是一句谦虚之言,实际上是他美学观点的由衷表达。张海的书法雄强大气,堪为当代北派书风的代表,而杭州为帖派书风的重镇,他试图通过此次书展使南北书风对话交流,在保持各自风格特点的前提下更好地融合,使不同区域的文化传统在碰撞中发生裂变,张显强劲的优势。张海为碑派大家,其主体风格有如霆如电,如决大川,如奔骐骥之刚阳壮美,又有如烟如霞,如幽林曲涧,如芙蓉出水的阴柔优雅。张海以自己的艺术实践对风格的多样性、兼融性表示充分肯定。

  参观张海书展,感触良多。流连西子湖畔,驻足六朝古都,陶醉名区淞沪,我们觉得书展既是书家瑰美艺术的展示,探索精神的展示,更是人格魅力的展示,审美导向的展示。目之于色,有同美焉,但往往又是唯有孤吹,能谐众耳。张海决不追求审美风格的唯一性,但他强调作为一个艺术家要勇于探索,努力实现自我超越,让艺术的繁荣与经济的发展步调一致。湖南是文化名区,楚风骚韵栉沐过释怀素,何绍基、毛泽东、齐白石等千古独步的杰出书家的成长,而今广大书法爱好者从书坛帅才的个展中得到了智慧的启示和力量的鼓舞,作为文化大省,书法湘军的昂然崛起应为期不远。

 

关于我们     联系方式     法律维权     帮助中心     意见反馈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安苑北里22号   邮箱:zhsfysg@126.com

版权所有 京ICP备14006586号 京公网安备11010502025169号   技术支持:中国文联网络文艺传播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