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张海和“张海现象”

   刊发时间:2016-02-20   作者:西中文

  写这个题目的想法由来已久。

  张海先生,当代著名书家,中国书法家协会第五、六届主席团主席,他的业绩、他的艺术创新成果、他的思想、他的为人诸多方面无不给当代书坛带来说不完的话题,乃至对认清当代书法复兴的本质和发展趋势都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张海现象”

  张海是一个十分独特的现象。张海的名字与新时期以来的书法复兴密不可分。张海恰恰属于和书法复兴运动一同崛起、一起成长的一代书家。上世纪80年代初,他调入河南省书协,不久,即主持省书协工作。他说,一个人在竞技场上永远是冠军,但水平绝不会太高,只有众多人参与,才能出更多创记录的高端人才,冠军不论是你我他。因此他集思广益,带领一班人举办了多种多样在全国带有开创性群众性书法活动,十年之后,河南省一举成为公认的书法大省。往事如烟,我们没有必要一一叙说,这里仅提几件至今大家仍津津乐道之事。

  1984年,张海主持河南省书协的工作,组织了上千人参加的“中原书法大赛”,展示了河南书法的深厚底蕴,激发了国人极大的书法热情。这种热情持续至今。

  1985年,举办有20 多个国家参加的“国际书法展”,盛况空前。因人太多,尽管事前做了预案, 但开幕当天, 蜂拥而至的观众把河南博物院大门都挤破了。

  1986年,张海在老一代书家的支持下,举办了“墨海弄潮”河南中青年书家十五人进京展览,这是河南书家群体的第一次集中展示。河南书家雄强拙厚的书法风格给全国书坛留下极为深刻的印象,“中原书风”从此影响全国。

  1989 年,全国第四届书法篆刻展在京举办并开始第一次评奖,河南省书协入展、获奖人数双双第一。这标志着河南仅仅以十年的时间,就从一个书法水平相对落后的省份,一跃进入书法大省的行列。之后的全国书法篆刻展河南入选和获奖数都名列前茅。

  1992年,全国第五届书法篆刻展,张海因出国访问没有参与评审,在此情况下,他的一幅小行草以高票获得最高奖。这再一次让书坛刮目相看,见证张海不但是优秀的书法组织工作者,自身也是当代一流的书家。

  2005年,张海以京外人的身份,当选中国书法家协会第五届主席团主席,又于2010年连任。先生在任十年,凭借多年担任省书协、文联主席的工作经历和对书法艺术规律深刻独到的理解,推出一系列具有重要意义和广泛影响的举措, 发表多篇具有广泛指导意义的文章,在书坛内外引起很大的反响。

  近年来,张海先生在杭州、南京、上海、济南、沈阳、北京、郑州等地举办个人书法展,向人们展示了他独特的书法艺术理念和书法创新成果,同时也给书坛带来许多新的话题:书法艺术在当代应该怎样创新?当代书家应该走什么样的艺术道路? 当下的展览到底应该怎样办?驻会书法工作者的组织工作和自身艺术创作如何兼优?等等。显而易见,这些都是当代书法艺术如何发展的重大课题。

  一个书家,能给全国书法界带来诸多的话题,这本身就是一个很不寻常的现象。它至少说明以下几点:

  第一,当代书法处在一个整体转型的特殊历史阶段,面临的问题和挑战是空前的。书法艺术有数千年的悠久历史,经历了许多不同的发展阶段。总的说来,书法是从实用领域的技能一步步发展为艺术的。大的变革有两次。第一次是在东晋。那时,中国文字经过数千年的演化,形态已经基本固定, 各种书体也已经出现,文字已经解决了使用层面的所有问题, 这才转向人格化的表现。东晋士人把文人士大夫的襟怀、品性寄寓于书法之中,使书法由一种实用的技能升华为艺术,即所谓文人书法。第二次变革发生在当代。近代以来,由于社会的巨大变革,科学技术的发展,导致现代社会的生活方式和学术格局都发生了剧烈的变化,传统的旧式文人不再是书法文化的主导力量,文人书法也不再作为“艺中之艺”居于学术宝塔的顶尖位置。在学科“扁平化”的总体格局下, 书法艺术只能作为一个普通的艺术门类而存在。这就意味着,书法由过去附丽于传统学术文化和文人而存在,要变为依靠自身的艺术语言、艺术魅力,依靠独立于其他学科的审美特质而存在。比如说,旧式的文人书家往往是大学者、大诗人,书法对于他们来说,不过是“文章余事” 而已。他们不需要“四体兼擅”,也不需要风格和技巧的自觉创新。然而当代则不然,饱读经史的旧式文人越来越少, 因而书法艺术要依靠他们作为传承主力越来越不现实。当代书法的发展,必须依靠既有传统文化素养,又有现代文化视野;既有深厚的书法艺术功力,又有强烈的创新意识;既有文人的超逸心态,又有以书法为终生事业的进取心的现代型专业书家。而张海先生无疑是符合这些基本条件的。这正是张海先生在书法新时期一路脱颖而出的根本原因。

  第二,在过去的时代,文化掌握在少数阶层的手里,书法主要由文人士大夫来传承,广大人民群众没有条件和机会参与其中。如果说在文字发展定型的过程中,巫医隶佐也曾参与其事的话,其审美指向也是不自觉的,而且不能起到主导的作用。然而在当代社会,随着科学文化知识的普及化,各种艺术形式都离不开广大人民群众的广泛参与,书法当然也不能例外。在当今社会里,人民群众既是产生书法人才的最大源头,也是书法文化的消费主体。因而今天的书家一定不能把自己关进象牙塔中,而必须到人民群众中去汲取艺术营养,把握时代的脉搏和审美走向,使书法成为有深厚群众基础的时代艺术。张海先生正是找准了时代的脉搏,认清了书法艺术在新时代的发展走向,所以他采取的许多措施,才能一呼百应,在当代书坛产生巨大反响和出人预料的成功。

  第三,当代的社会是一个多元化的社会,文化的多元化、艺术的多元化是发展的总体趋势。作为一个肩负组织领导责任的书家,必须具备多元化的艺术视野和开阔的胸襟。任何旧时代那种门户之见、地域观念、保守偏激、唯我独尊、人莫予毒的思维方式与今天开放多元的发展趋势都是格格不入的。在艺术上,张海先生基本上属于碑派书家,他的三个老师费新我、王学仲、沙曼翁也都有着深厚的碑学背景。但他绝不排斥帖学,他早年为河南请了很多外省名家传道授业,既有碑派书家也有帖派书家。自述对南方以帖学为主的书法成就是“仰望”的,而且他的书法也汲取了大量的帖学营养。在工作和用人上,他更是兼容并包,唯才是举。因而赢得了广大书家的认可首肯。即使当年主持河南省文联工作七年时间内,从未有干部职工向省委写过一封告状信。

  张海之所以能成为现象,原因在于,张海的成功不是一个偶然的个案,而是与历史因素、时代因素、社会因素有着紧密的联系。因此,弄清“张海现象” 的本质和逻辑,就不限于对一个书家的解读,而是对书法艺术规律及其在新时期发展走向的探寻了。

二、知行合一的书法哲人

  关于知行关系,是中国哲学的一个古老命题。《尚书》云:“非知之艰,行之惟艰。”《荀子》说:“闻之不若见之,见之不若知之,知之不若行之。”其实,行难,知亦不易。在纷纭复杂的现实生活中,能发现问题的本质,看清发展的脉胳和方向,并非一件轻而易举的事情。

  30多年来,张海投身当代书法复兴运动,对于书法艺术的过去和未来、本质和现象等诸多问题有着深入的思考,在热闹纷繁、令人眼花缭乱的表象之下,他敏感意识到了一个带着根本性的问题:无论什么时代,书家必须创造出足以代表时代高度的经典作品,才能在书法史上占有一席地位;有无经得起历史检验的经典作品以及经典作品的多少,是一个时代书法艺术成就的唯一标志,也是检验当下的书法有没有历史高度的唯一标志。

  早在上世纪90年代前期,张海就写了《关于代表作的思考》的文章。明确提出当代书家应当有代表作意识,不断追求新的目标,达到新的高度。文章提出了代表作的三个指标:艺术高度、风格含量和时空价值。1994年在成都召开的中国书协创作评审工作会上,张海先生宣读了这篇文章,一些专业媒体相继转载,在书界引起广泛关注。

  对此问题,张海并没有停留在认识的层面。他随即着手举办“当代著名书家代表作展”,经过两年的精心筹备,此展于1999年在郑州开展,在书坛引起热议。正如作品集序言中指出的那样:“这种重实际,以科学的艺术试验精神从事艺术科学研究的实践,也为我们书法艺术活动作了一个难得的示范。”

  代表作的思想, 到了2008年,发展成为经典大家的思考。发表于这一年7月11日《光明日报》的文章《时代呼唤中国书法经典大家》明确提出创造当代经典, 培养当代大家的目标。随后,《中国书法》《书法导报》等专业媒体纷纷开辟专栏,刊发讨论文章,40多位评论家、书家发表文章, 纷纷对此发表看法。对张海先生的这一观点给予高度的肯定。

  在两年后发表于《光明日报》的另一篇文章《经典大家怎么出》中,张海先生指出:“我们说时代呼唤中国书法经典大家,绝不是说现在就把经典大家评出来,把一顶顶桂冠发到个人手上。提出这个问题,就是要唤起书界创作艺术精品的意识。”张海先生是这样要求别人的,同样也这样要求自己。此前他曾写过一篇《学书三问》的文章, 一问自己耐得住寂寞吗? 二问自己精品意识强吗? 三问自己实现超越了吗?文中的一段话是他对待创作严肃认真的写照:“为了一件作品,我常常茶不思进,食不甘味,有时会达数月之久。常常停掉电话,谢绝社交,斗室自囚,一遍遍地推敲修正。” 张海先生对创作的态度一贯如此认真。近几年他举办过多次展览,创作了大量的作品, 其中不少是多次书写的。一幅作品完成后, 他总是反复审视, 哪怕是发现些微瑕疵, 或认为没有达到自己的最好水平,都会毫不犹豫地重写一遍。先生在《隶书创作自述》中说:“我创作《苏轼〈江城子· 密州出猎〉》十三条屏, 这篇内容草稿写过多次,而每写一次,都会有一种新的体验和创作冲动。2008年底,这篇作品拟收录在《隶书佳作解析》一书中,且已拍照制版,忽然一日再审视,觉得还可以写得更好些,于是引笔铺张,一气呵成。书罢再看,有神完气足之感。”

  张海先生自2005年担任中国书协主席之始,就提出“构建和谐繁荣、创新有为的当代书坛”的目标, 其中提出关注西部、关注老年、关注弱势群体;打造艺术精品,推出书法大家;坚持继承创新,有所作为;树立以会员为中心的服务理念;加强思想建设,维护良好形象等多项具体的工作。同时采取了一些具体措施, 其中有一些是他亲自操盘实施的,西部书法新秀高级研修班即是典型一例。

  由于历史、环境等种种原因,祖国西部省市落后于东部沿海,国家的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实施,使西部面临新的发展机遇,张海先生以战略家的眼光, 充分认识到这一点,及时提出“关注西部” 的发展目标。为此,先生亲自擘画,以中国书协的名义,在其家乡偃师,利用“张海书法艺术馆” 的场地开办了西部书法研修班,每期60人,学员食宿、学习费用全免, 全部由张海个人出资, 分不同书体和书法理论, 每期为时一月,聘请全国书法和理论名家授课,在三年的时间里,先后举办两轮十期,参加研修的学员达600多人次。尤其值得称道的是,张海任用其弟子,原温县高中校长张国朝先生全程管理。国朝富有管理经验和责任心,因此,西部班的纪律、学风和效率在当今各种学习班乃至学校中都堪称一流。西部班的效果是显而易见的。在2014年举办的“农行杯” 电视书法大赛中,唯一一名最高奖获得者谢全胜,就是西部班的学员。他在发表获奖感言时深情地说,没有西部书法新秀研修班, 就没有他今天的成绩!近两年来,西部各省入选全国各类展览与获奖的人数激增,西部书界新秀研修班学员成为中坚力量。

  朱熹曾说:“知行常相须,如目无足不行,足无目不见。论先后,知为先;论轻重,行为重。” ( 《朱子语类辑略》)知之不易,行之尤难。尤其在当代社会, 古今中外各种思想观念、见解,各种价值取向多元并存, 各行其是, 如何在纷繁复杂、光怪陆离的表象之下看清问题的本质和主流, 把握发展的规律和方向,无疑是对一个领导者的严峻考验。尤其是当你对问题有了清醒的认识之后, 如何由认识变成行动, 更是检验一个人胆识魄力和职业素养的重要指标。大道理人人会说,能不能真正的身体力行,才是对人的最大考验。张海先生是一个知行合一的人,他不但能够高瞻远瞩,以如炬的目光洞察事理,而且能够身体力行,这无疑是张海成功的关键之一。

  《诗·大雅》云:“其维哲人,告之话言。”何谓哲人?明达事理、广有才智者谓之哲人;高瞻远瞩、洞察世事者谓之哲人;慎思笃行、独善兼济者谓之哲人。说张海先生是知行合一的书法哲人,是一点也不过分的。

三、书如其人,人书同品

  “ 书如其人” 的说法由来已久,各人看法不同,但笔者是相信这个说法的。当然对此不能作庸俗的理解,比如,说宋徽宗必瘦、颜鲁公必肥、黄庭坚必长、苏东坡必短之类,当然是无稽之谈。苏轼云:“书有神气骨肉血”,书如其人者,往往以神采同、气势同、骨格同。故刘熙载云:“书,如也。如其学,如其才,如其志,总之曰如其人而已。”

  张海书法与其人之相似,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第一,张海书法充满阳刚之美和正大气象。美固有多种类型,张海书法之美,不是那种小桥流水、幽草闲花、芳林落蕊、兰沼漂萍式的安闲宁静、小巧玲珑的美,而是金戈铁马、横风疾雨、风云卷舒、浪起潮涌的壮阔美。张海书法是积极向上的,充满了催人奋进的宏伟气魄和正大气象。美虽然是多元的,但对于一个风云激荡的大变革时代而言,正大气象的阳刚之美无疑应该是时代的主旋律。

  张海先生的书法风格与其本人的品格极其相似。作为一个长期担任文艺战线领导职务的干部,张海先生有着极敏锐的政治嗅觉和洞察力。对于党的文艺工作方针政策,他从来是忠贞不二、自觉遵守并大力贯彻的。他已达到把党的路线方针化为自觉行动的境界。在当今各种观念风气激荡多元的社会现实中,张海先生忠实地保持着一个共产党员的操守。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市场经济的成熟,艺术品市场也得到长足的发展,作为当代书法名家,张海当然也是受益者。然而从另一方面,张海从来没有忘记一个艺术家的社会责任,从90年代以他为主成立书法奖励基金, 到援建书法希望小学;从中国书协书法发展基金到个人出资奖励书法理论研究;从举办西部班到历次救灾,张海都慷慨解囊。在做这些事的时候,张海不但是积极主动、心甘情愿的,而且从不宣传。他一再说,这些钱本来取之于社会,现在再用之于社会,是合情合理,顺理成章的。

  第二,张海先生的书风纯朴拙厚,重拙浑朴,本心本色,不假雕饰。以上说过,张海书风以碑派为主。阮元认为:“北派则是中原古法,拘谨拙陋,长于碑榜。”张海书法虽锐意创新,但其北派书风的基调并未改变。用笔敦厚的隶书是其看家本领,楷书从《张猛龙碑》打下根基,行草以《瘗鹤铭》和怀素为基调,这些都足证其书风为碑派无疑。而且从风格上看,张海的用笔充实沉稳,淡化提按,化繁为简,不弄小巧,与帖派的玲珑变化有质的不同。而且张海历次展览的作品,用纸均为白宣,用墨也不用宿墨,一律本色面目示人,更不用拼接、染色、做旧等取巧手段。这与张海一贯的艺术主张乃至其为人处事的风格都是一脉相承的。

  张海的形象是一个典型的北方汉子,朴实、憨厚,平易近人,不苟言笑,甚至给人几分木讷的感觉,说话乡音未改,亲切和善。早年在河南省文联工作,有书友来访,谈话至中午下班,张海骑着自行车带着人家回自己家里吃饭。作为省书协主席的张海,朴实真诚得就像一个邻家大哥。

  张海为人正直,为政清廉。熟悉他的人有口皆碑。在他口中,你听不到言不由衷的奉承话。如果他对你不满意,不论是书法或是其他方面,他都会毫无保留地当面指出来。至于清廉,有一件事足以证明:河南省文联办公场所,由于缺乏经费,多年没有解决。张海任河南省文联主席后,经多方奔走,办公大楼终于建成。数千万元的工程量,经审计,张海带领的基建团队无一人有经济问题。

  张海的不苟言笑给我留下的印象最深。平常朋友在一块聊天,说得热火朝天,抢话逞能,而张海总是光听光笑,从不随便插话。不论在什么场合,你从来不会听到从张海口中说出无原则、无品位、无厘头的话。开会讨论的时候,张海很少先发言。整个讨论过程他只静静地听,讨论中有争论,有时各执一词相持不下,他也不轻易表态。张海虽不轻易发言,但辩才极好。到该他说话的时候,他能高屋建瓴、条分缕析,见解既新颖独到,观点又中肯服人。结果往往是,张海一发言,就一锤定音。

  张海的朴实憨厚,绝非颟顸愚钝;张海的不苟言笑,绝非不善言辞;张海的包容宽厚,绝非不讲原则,这就是张海的人格魅力。从河南到北京,一起有许多堪称“人杰” 的名家高手,但都乐意和跟张海一起做事,这与他的人格魅力有极大的关系。

  第三,张海先生的书法筋骨强健,血肉丰美,小大由之,雅俗共赏,有温度,接地气。在用笔、结体、章法上都有独到之处,但并无狂怪偏颇、高深莫测。书家各有千秋,各有所长,有些善写大字,写小未必好看;有些善写小字,写大了气势偏弱;有些人整篇气势磅礴,但单挑一个字出来并不好看,而有些单写很好,连缀成篇又颇觉不足。张海的长处是无论大字、小字,无论是成篇还是单写,都十分精彩。他题写的“郑州公交”“中原证券”等匾额,大气中透出娟秀,令人百看不厌。还有他为许多书友书写的书名、展标,可以说件件用心。对于书法,行家偏重看用笔,一般人则偏重看结体。只有在两方面都达到相当的造诣,才能得到认可。有人说张海是当代书家中少有的懂结体的人,我同意这种说法。很多名家的字往往不被普通人看好,有人说是普通人不懂艺术。也许有这个原因,但是反过来说,很多名家不讲究结体,或过度夸张变形,恐怕也是不容忽视的原因吧!

  张海的为人,也同他的书法一样,有血有肉,有肝胆,有情义。张海一贯严于律己,宽以待人, 十分珍视友情, 从8 0 年代起就与他共事的一些老朋友, 至今提起张海, 仍然赞不绝口。即便是从未谋面的朋友, 张海也都是以诚相待。单说他为全国书友题的书名、展标, 多年来就不计其数。其中有些是熟人或熟人请托,绝大多数并不认识, 只要说明原委, 他绝不推迟。前些年,有一次一位朋友托到我,希望请张先生给题个书名,我答应了解一下。但我还没来得及问,朋友

  来电告我:不用问了,张主席已经给题好寄来了!张海就是这样一个有情有义的人。

  张海先生对于老师的尊重,在书界有口皆碑。从上个世纪70年代他与费新我先生结缘。费老精湛的艺术造诣、自强不息的奋斗精神以及乐于奉献的高尚情操,使张海受到教育和鼓舞,他对费老终生顶礼。费老逝世后,张海为他举办遗作展,组织纪念活动。在先生的家乡偃师张海书法艺术馆里,专门设立了“三老展厅”,张海先生的三位老师费新我、王学仲、沙曼翁的作品在这里永久展出。2013年,费新我先生诞辰110周年,张海又组织了大型纪念活动,并亲自撰写了《鸿雁留踪》的纪念文章,记述费老多年来通过书信对他指导、鼓励、耳提面命的深厚感情。30多位理论家及费老的亲朋故旧撰写文章,最后以《左腕如山》结集出版。书名取自启功先生赠费老的诗句“左腕如山不可摇”。在他的积极斡旋下,费老家乡不仅建成了费新我书法艺术馆,他还专门请国家级领导人题写了馆名,并为王学仲先生、费新我先生基金会带头捐了数十万元。

  当年河南省委分管文化的张树德副书记颇有感慨地说:“书协用对了一个张海,河南书法事业上去了。”全国政协第十一届副主席、中国文联孙家正主席在《四体书创作自述》序中讲到:“历史告诉我们,凡是在某一门类有杰出成就的大家,往往同时也是思想家,他们的经验、感悟以及由此升华的思想,与他们的实践成就一样,将成为一笔不可估量的财富,留赠后人。”本次展览有一组作品,写的是流行歌词四首。从某种意义上来讲,也是张海先生一生的写照和憧憬,品其书, 读其文, 使我们想起了许多许多。特别是最后一幅《最浪漫的事》使我们体味到了先生晚年某种情怀,也是送给普天下所有有情人的礼物和真诚祝福。

  张海和“张海现象”,诚然是当代书法艺术界说不尽的话题!

 

关于我们     联系方式     法律维权     帮助中心     意见反馈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安苑北里22号   邮箱:zhsfysg@126.com

版权所有 京ICP备14006586号 京公网安备11010502025169号   技术支持:中国文联网络文艺传播中心